您的位置: 首页 >墨香文化>规范管理>详细内容

规范管理

壮志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05-08 00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一、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思想

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,通过建立一整套比较科学、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方法来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。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,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,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,帮助学生认识自我,建立自信,促进学生积极、主动地发展,形成良好的个性,成为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人。

二、综合素质评价原则

1、发展性原则。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,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,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,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,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,帮助学生认识自我,促进学生积极、主动地发展。

2、综合性原则。评价的内容要具有综合性,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,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、学习能力、情感态度、行为习惯、身心健康,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。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,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。

3、多样化原则。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多样化,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,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,自评与他评相结合,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。

4、多元化原则。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,建立学生、老师、家长等共同参与、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,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,使学生、教师、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。

5、激励性原则。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,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,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每一个足迹,树立学习、做人的信心,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。

三、综合素质评价要求

1、学业评价要看结果,更要看学习的过程。

2、注重学生对自我成长的评价,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、自我诊断、自我反思。

3、注重体现多主体的评价,关注个体差异,实行个性化的评价,为学生有个性、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。

四、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

1、评价类型:形成性评价、期末评价和学期总评。三者构成学科学业评价的基本框架,体现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想。教师在三类评价结果作整体分析中,可发现学生发展中的变化轨迹,使教师、家长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全面清晰地把握。

2、评价方法:采用等第制、评语制相结合的形式。

等第制——通常是指用“优”、“良”、“合格”、“不合格”来表达学习表现、学习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学习成绩的评价结果。

评语制——通常指教师、学生或家长用概括性语言表达学习表现、学习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学习成绩以及个性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结果。

实施关键点:①不同阶段、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。②教师在采用的等第制时,应建立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,提高评价的客观性。③教师在采用评语制时,要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。

3、评价形式:是学生自己、同学、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学业评价的多主体的活动。

学生自评—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,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,有助于养成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,提高自我判断、评价和自主发展的能力。

学生互评——是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的过程。学生互评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,认识别人的优点长处,有助于养成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和能力。

他评——家长、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,教师可以从同学、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。

实施关键点:①教师要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。②教师要明确各个评价主体进行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。③在多主体评价时,特别是在学生互评中,要淡化等级和分数,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,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,强调自我反思。④多主体评价中要注意激励性、客观性、公正性。

六、管理保障机制

1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

组 长:李朋根

副组长:章祥珍

组 员:各班班主任

2、制定壮志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

3、组织开展学校教师、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。

4、学校对教师进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监督,考核。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